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14章 半年大瓜

關燈
第14章 半年大瓜

漢代的年號更改十分頻繁隨意,有時一年都過去一半,突然說改就改,讓荀柔很為將來學習歷史的同學,灑一把同情眼淚。

連年不順,靈帝今年將建寧改元熹平,大概是想轉一轉運氣,但老天並沒給他面子,下半年日子相當精彩。

六月,被幽禁在雲臺的竇太後死了,引發了一場關於葬禮的朝堂爭議,作為“造反”大將軍竇武的妹妹,竇太後本人卻是清白無暇,是桓帝親封的皇後,沒有什麽過錯。

朝堂公卿想以皇後禮儀葬之,是項莊舞劍要為陳(蕃)、竇(武)平反。

宦官爭以貴人禮葬竇氏,也是默契在心絕不讓士人翻身。

皇帝左右看看,活了稀泥,封竇太後為桓思皇後、葬帝陵,卻對竇家定為惡逆。

七月,有人在朱雀闕上題字“天下大亂,曹節、王甫幽殺太後,公卿皆屍祿,不敢言。”[1]。

宦官讓司隸校尉劉猛追查,劉猛同情諸生,辦事不利,被免官入罪,改禦史中丞段熲為司隸校尉。

段熲上任,立即大肆逮捕太學諸生千餘人,惹得洛陽震動。

可惜這位曾威震羌氐的大將軍,就這樣失足權門,成了奸宦走狗幫兇,將在史冊留下不太光彩記錄。

十月,渤海王劉悝被誣陷謀反。皇帝並未相信,覆詔為渤海王,但之後,宦官王甫向劉悝索賄不成,再次將之誣為大逆不道,司隸校尉段熲出面將之下獄,劉悝畏懼,全家自殺。

十一月,會稽人許生自稱“越王”聚眾造反,不久後被揚州刺史和丹陽太守擊破。

到最後一個月,鮮卑人終於也來湊了一把熱鬧,寇掠並州。

適時,鮮卑已接連數年入關寇掠,原本以為今年已盡不會來,不曾想,鮮卑雖然遲到,但並沒有缺席,依然擦線報到。

以上,如此精彩的半年時政,全部來自荀柔報道。

漢代雖然沒有新聞聯播,但時事傳播的速度一點不慢,每每有大事發生,諸荀就會聚集到二伯家激情討論、指點江山。

荀柔被親爹裹挾夾帶,作為吉祥物放置在現場,和其他小吉祥物一起,接受教育熏陶。

不過和其他全情投入的小吉祥物相比,荀柔是帶著吃瓜心態的。

他很難對朝堂上諸公為禮法的堅持,以及學生不好好念書,夜半亂塗亂畫的精神感動,至於渤海王,會稽人造反,更是遠在天邊,毫無感情。

唯有最後鮮卑入侵,稍微給他帶來點感慨,無力阻擋北方草原民族侵襲,向來是中原王朝沒落的標志,接下來的歷史階段,會帶來新一輪的民族融合。

所謂歐洲戰場,內戰打著打著就成了外戰分裂了;

種花家的戰場,外戰打著打著就成了內戰融合了。

總之,荀柔從西瓜吃到薯蕷,脆桃吃到紅棗,天氣轉寒,幾場薄雪之後,這一年到了除夕。

除夕終歲,其日當祭祖。

……

天色未曉,天上飄著雪花,一乘一乘精致馬車,駛過青石板道,在陰氏祠堂門口停下,從車上下來一個個衣著鮮麗的男女。

正旦祭祖乃是大事,縱使平日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身的貴人,今日也不得不守時來到宗廟。

只是這些人中,許多神色昏昏,甚或帶著宿醉,下車時還不清醒,被冷風寒雪一凍,都連忙裹緊衣服。

男子忙不疊鉆入祠堂,屋裏暖和,女子卻只能裹緊披風,在祠堂外的風雪裏等候,由於天寒,不由得露出瑟縮之態。

荀采身處其中,一身青衫、一根銀簪,不改姝色,端莊優雅,自然顯得十分突出。

一位裹著羊裘的少女見她雖衣著樸素,卻氣度出眾,不由升起好奇,向身旁人打聽。

“…哦,那位呀,”回答婦人順著她的指點,一眼望過去,頓時扯了扯嘴角,“那是陰十三的媳婦荀氏。”

“荀氏?潁川荀氏?”少女忍不住驚訝。

“還有哪個荀氏?詩禮大家出身,前些日子,念什麽詩經,狐裘以朝,說她家無官爵,不應僭越,引得族長都誇她。”婦人酸不溜秋的揪緊衣領,還覺得冷風直灌,“如今你看,今年都不敢穿裘來祭祖,不知道多少人心裏咒她呢。”

“為何如此,荀娘子所言無差啊,”少女皺皺眉。

管她說對說錯,誰讓老娘受了罪了?

婦人正要開罵,不妨想起少女身份,咽下口中粗話,“她話說得漂亮,可沒想過她婆婆和她嫂嫂,人家可對她關懷備至,如今也得跟我們一樣在風裏雪裏受著,連件裘衣也不敢穿,這也是他們詩禮人家的孝道?”

旁邊另一個裹著三層錦袍的婦人,得了共鳴,又見別人先開口,也忍不住抄著手蹭過來,“她算什麽賢婦,連婆母送去伺候她夫君的侍女都打發了,自己又不能生!看她婆母忍得幾時!”

話還沒完,另個婦人狠狠拍她一下,使了個眼色。

錦袍婦人順著一瞥,這才想起,面前少女的親爹,陰家如今的族長陰修,也只有這一個女兒。

這位要生氣…錦衣婦人低頭擡起袖子擋住臉,連忙溜走。

少女悄悄看向荀采,並沒註意溜走的婦人,潁川荀氏她聽父親提起過許多次,如今一見,才知天下竟有如此風儀雅正,令人心折。

她正鼓起勇氣,想要上前結交,屋內的祝禱之聲一停,祭祀結束了。

族長陰修同陰瑜說著話,從祠堂內出來。

陰瑜一出祠堂,便忍不住向婦人所在望去,荀采風姿卓絕,果然一眼就望個正著。

荀采侍立在婆母身邊,察覺他的目光,微微蹙眉,連忙對他搖頭示意。

陰瑜這才趕緊收回視線。

陰修將一切盡收眼底,不動聲色,笑得和藹可親,“這幾日若是有暇,帶你夫人一道來家中坐坐。你岳父是當世大儒,你妻弟四歲,已有“失羊者何辜”“大義小義”之辯,此等才華、聰穎,尋常人自不能及。但你當從而學之,為我族棟梁,不要辜負大父的期望啊。”

“是。”陰瑜並未察覺稱呼中親近之意,在諸陰各色覆雜的目光中,於車前恭敬拜倒,“謹遵叔父教誨。”

陰母受了一眾羨慕嫉妒的矚目,很得意當初自己的眼光,她被小兒子和兒媳扶上馬車,還想招兒子上去說道,卻見他已轉身,有扶荀氏,並隨後上了荀氏的馬車。

她的長媳喬氏一直在她身後站著,見婆母連眼神的不看自己,眉梢一挑,沒意思得也轉頭回自己馬車。

“今天很冷吧?”行駛的馬車上,陰瑜握住荀采的手關切道,“今天祠堂裏點著火都凍得人發抖,你在外面,恐怕是更冷。”

“我還好。”荀采心裏一甜,擡眸望向陰瑜,卻見他凍得臉頰和嘴唇都一片青白,忙抽出手來,從車上放的小木箱中取出手爐和酒。

手爐中的炭已經燃盡,酒卻還有點餘溫。

她把酒遞給陰瑜,又從箱中取出起先多備的炭,放進手爐中點起來。

溫熱的酒液流過胸腹,頓時讓身體溫暖,陰瑜忍不住嘆道,“得妻如此,夫覆何求?”

荀采含羞垂頭,低頭用鐵鉗撥動手爐的炭火,讓之仔細燒透,“方才叔父說了什麽?”

陰瑜立刻高興道,“方才叔父向我誇獎阿弟呀。”

“啊?”荀采不由擡頭。

陰瑜是幼子,成親後同她一般叫荀柔阿弟。

“阿弟與令族兄論’其父攘羊‘,有’失羊者何辜‘“小義不及大義”的詞論,連族叔都聽聞了,方才叔父還要我向阿弟學習,”陰瑜笑道,“只是阿弟這般天才,我卻如何都趕不及的。”

荀采將手爐蓋好,遞給陰瑜,“晏子曾言:為者常成,行者常至。我家先祖也曾言,為學之道,功在不舍。曾子並非孔子最聰明的學生,卻能傳下孔子學說,正是因為曾子篤行純粹,一直努力精進的緣故。郎君亦不可輕言放棄,有負叔父厚望。”

“知道了。”陰瑜連她的手一起攏住放在膝上,認真點點頭。

荀采緩緩抽回手,輕輕道,“只是六經六藝之外,則孝武皇帝所言亂國之政者,卻要少看些。”

“哎,”陰瑜立即聽出她意有所指,“《太平經》絕非亂國之言,我曾跟你說過許多次的,此書出於曲陽之水,乃是天授神書,況若非襄上師,我幾不命存,此正是效驗。”

“夫君病愈,托賴醫者之功,”荀采忍不住高聲道,“方士枉呈口舌,用些邪門歪道騙人,這樣的事鄉間不知多少,只有傻子才會相信,你怎麽還執迷不悟!”

話音至此,荀采頓時住口。

夫妻至今,陰瑜對她溫柔體貼,她時時謹記父親所說,也是真心想做一個賢婦,這些日子以來,她委婉勸說許多次,始終不能讓陰瑜改正,今日竟急得過頭。

她自悔失言,既害怕陰瑜生氣,又覺得這樣的書本來就不該看,自己沒錯不願道歉,但如此說話,實違逆婦人柔順之道。

她又急又怕又悔又憂,眼淚一下子落下來,連忙偏開頭,“巫祝為本朝禁忌,多少人,因此為小人所害,累及親族,夫君竟不能引以為戒嗎?”

陰瑜見過荀采端莊、嬌媚、溫柔、羞澀…各種模樣,還第一次見她哭。頓時慌得不知該如何是好,連忙摟住她的肩膀,“夫人別哭,夫人別哭。”

荀采掙了掙肩膀,很不好意思的偏頭不看陰瑜。她絕非那種以眼淚要寵的做作女子,今日卻不知為何就是止不住。

“是瑜錯了,還請夫人莫哭。”陰瑜不知她所想,只慌亂安慰著,攬緊她的肩膀,“那書……我、我不再看就是。”

“……果真?”荀采一邊在心中唾棄自己,一邊又帶著難以言喻的微妙欣喜,緩緩擡起頭。

“千真萬確。”陰瑜見她雖然還淚眼朦朧,卻到底沒再哭,連忙點頭,舉起袖子要給她擦臉。

這怎麽行,臉上還有妝呢,荀采連忙躲開,自己拿出手帕。

“可不是,”陰瑜被她拒絕,也不生氣,嘿嘿一笑,軟和和地道,“我對你說話,哪一次不作數,書房裏那兩個侍婢,我都打發了嘛。”

荀采有些高興,又覺得不好,柔腸百結,“我何時讓你打發了?你這樣,豈不是讓人家說我不賢?”

“連叔父都誇你,哪有人胡說?”陰瑜見她眼睫盈盈,雪白肌膚泛起淡淡紅暈,越看越愛,忍不住湊近過去……

作者有話要說:

【1】來自《資治通鑒》。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